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

中西文化交流 早在唐代開始

唐代「三彩陶駱駝載樂俑」



日常生活中隨意一個表演裡,演奏者突然用非洲鼓演出,節奏相當明朗有力,有時讓人不禁說:「怎麼那麼不正統。」腦海也頓時思考著什麼是「正統」或「純」的概念?

早在西元1400多年前,透過絲路連接歐、亞兩地,國際文化交流就已經上演。

怎麼說呢?如果想看到這些古代融匯中、西特色的文物,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「絲路行」特展中,有一系列西安一帶出土的器皿,我們非常清楚看出唐代工藝品受西方的影響。
例如「鳳首瓷壺」有由中亞傳來的外型,卻又帶有中國的鳳;另一個角形杯的設計也是來自中亞,上面還坐了一個小小的胡人。

更有趣的是一座唐代的「三彩陶駱駝載樂俑」,在一隻雙峰駱駝背上,坐了5個樂俑,仔細觀察還有3個高鼻、多鬍鬚的胡人在演奏著源自波斯胡樂系統的琵琶。

「絲路行」特展希望讓觀眾重新思考,我們日常生活的音樂、穿著和食物的由來,相信你對「正統」中、西文化交流這個概念會有不同的體認!

【文字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主任劉德祥、圖片╱陳鴻昌】
【2011-07-15/聯合報/B2版/大台中綜合新聞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